


在全球能源需求持续攀升的大背景下,油气作为重要的传统能源,其稳定供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关键作用。英国能源协会发布的《世界能源统计年鉴(2024年)》显示2023年全球能源消费量为 619.63 艾焦,同比增长2% ,原油消费量自2020年以来首次突破每日1亿桶大关,全球天然气总消费量达到4.01万亿立方米,较2022年增长了10亿立方米。
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报告也指出,2024年全球能源需求同比增长2.2%,电力能耗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攀升,电力部门成为过去一年全球能源需求加速增长的核心动力。
然而,随着油气田开发的不断深入,许多常规油气资源逐渐进入开采后期,产量递减问题日益突出。
与此同时,新发现的油气田往往地质条件更为复杂,开采难度大幅增加。在这样的形势下,油气田增产系统应运而生,成为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、提高油气田采收率、实现能源可持续供应的关键所在。它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、推动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提升能源企业的竞争力,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。
油气田增产系统是什么
(一)定义
油气田增产系统是一个综合性概念,它涵盖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油气田产量和采收率的技术与措施。随着油气田开发进程的推进,地层能量逐渐消耗,油气开采难度不断加大,常规开采方法难以满足生产需求,因此,油气田增产系统应运而生。该系统整合了多种技术手段,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开采阶段,精准施策,以实现油气田的高效开发。
它不仅包括物理层面的井筒增产技术、油气藏增产技术,还涉及管理和技术创新层面的辅助增产技术,通过多维度的协同作用,挖掘油气田的增产潜力。
(二)构成部分
井筒增产技术:在油气田开发中,井筒作为连接油气藏与地面的关键通道,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油气的开采效率。井筒增产技术致力于优化井筒设计、改进结构并提高质量。通过采用先进的钻井技术,如水平井、多分支井等设计,能够增加井筒与油气藏的接触面积。
水平井技术在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中表现卓越,它可以在油层中钻出水平段,使油层暴露面积大幅增加,相较于传统直井,产量可提高数倍。多分支井则能在不同方向上延伸,进一步扩大对油气藏的覆盖范围,提高油气的开采效率。

在井筒结构方面,选用高强度、耐腐蚀的井筒材料,能够有效延长井筒的使用寿命,降低维护成本。在一些海上油气田,由于海水的腐蚀性强,采用特殊合金材料制作的井筒,可抵御海水的侵蚀,确保井筒的长期稳定运行。
加强井筒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,保证井筒的稳定性、密封性和耐磨性,也是至关重要的。只有高质量的井筒,才能为油气的顺利开采提供坚实保障。
油气藏增产技术:油气藏增产技术聚焦于改变油气藏的物理、化学和地质条件,以提高油气产量和采收率。向油气藏注入气体或液体是提高油气藏压力的常用方法。在一些枯竭的油气藏中,注入二氧化碳不仅能提高压力,还能与原油发生混相,降低原油粘度,提高原油的流动性,从而增加油气产量。压裂、酸化等手段则用于调整油气藏地质结构。
水力压裂技术通过向地层注入高压液体,使岩石产生裂缝,增加油气的渗流通道,大幅提高油气层的渗透性,在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酸化技术则利用酸液与岩石中的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,溶解堵塞物,扩大孔隙和裂缝,改善油气的流动条件。
对于稠油油气藏,通过加热油气藏,降低油气粘度,也是提高油气产量的有效途径。蒸汽驱技术就是将高温蒸汽注入油层,加热稠油,使其粘度降低,便于开采。
辅助增产技术:辅助增产技术虽然不直接作用于井筒和油气藏,但对提高油气产量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持作用。提高油气田管理水平是关键一环,它涵盖了生产调度、设备维护、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。合理的生产调度能够确保油气田各生产环节的高效协同,避免资源浪费和生产中断。
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,及时更换老化部件,可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,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产时间。加强人员培训,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,能够更好地执行生产任务,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。优化油气田生产方案也十分重要,根据油气藏的特点和开采动态,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方案,能够充分发挥油气田的潜力。
在开采初期,可采用高速开采策略,快速回收浅层油气资源;随着开采的深入,调整开采速度和方式,实现油气田的可持续开发。不断开发新技术、新工艺,也是推动油气田增产的重要动力。
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数字化、智能化技术在油气田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,通过建立油藏模型、实时监测系统,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,能够实现对油气田的精细化管理和生产方案的优化,为油气田增产提供新的技术手段。
三、工作原理大揭秘
(一)传统增产技术原理
注水注气:注水注气是油气田开发中最为基础且常用的增产手段。随着油气的不断开采,地层能量逐渐损耗,压力降低,油气的流动变得愈发困难。此时,向地层注入水或气,能够有效地补充地层能量。
以注水为例,注入的水在油层中占据一定空间,推动原油向井筒流动,就像在管道中增加了一股推动力,让原本流动缓慢的原油能够更顺畅地抵达井口。注气的原理与之类似,注入的气体,如天然气、二氧化碳等,在油层中膨胀,增加地层压力,提高原油的流动性。
在一些低渗透油气藏中,通过注气不仅能补充能量,还能改善原油的物性,降低原油粘度,使原油更容易被开采出来 。
酸化压裂:酸化和压裂技术在改善油气层渗透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。酸化是利用酸液与地层中的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,溶解堵塞物,如碳酸盐、硫化物等,从而扩大孔隙和裂缝,改善油气的流动通道。
在碳酸盐岩油气藏中,盐酸与岩石中的碳酸钙反应,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、二氧化碳和水,清除近井地带的堵塞,恢复油气的流动能力。压裂则是通过向地层注入高压液体,使岩石破裂,形成人工裂缝。
这些裂缝就像一条条高速公路,极大地增加了油气的渗流通道,提高了油气层的渗透性。在低渗透油气藏中,水力压裂技术可以将原本难以开采的油气资源释放出来,显著提高油气产量。
(二)提高采收率技术原理
化学驱:化学驱是一种通过注入化学剂来改变油藏性质,进而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技术。在众多化学驱技术中,聚合物驱、表面活性剂驱和碱驱是较为常见的类型。聚合物驱是向油层注入聚合物溶液,聚合物分子在水中形成网状结构,增加水的粘度,降低水油流度比,使水在驱油过程中能够更均匀地推进,减少指进现象,从而扩大波及体积,提高驱油效率。
表面活性剂驱则是利用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,使油滴更容易从岩石表面脱离,分散在水中被驱替出来,同时还能改善岩石的润湿性,提高油的流动性。碱驱是注入碱性溶液,与原油中的酸性物质反应,生成表面活性物质,降低油水界面张力,提高原油的采收率。
在实际应用中,根据不同的油藏条件,如原油性质、地层温度、渗透率等,选择合适的化学驱剂和注入方案,能够取得良好的增产效果。
微生物驱:微生物驱油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在油藏中的代谢活动来实现增产。微生物在油藏环境中生长繁殖,会产生一系列代谢产物,如有机酸、气体、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聚合物等。
这些产物能够改变油藏的性质,提高油气的采收率。微生物产生的有机酸,如乙酸、乳酸等,能够溶解岩石中的矿物质,扩大孔隙和裂缝,增加岩石的渗透率;产生的气体,如二氧化碳、甲烷等,能够提高地层压力,降低原油粘度,促进原油的流动;
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,使原油更容易从岩石表面剥离,提高洗油效率;产生的生物聚合物则可以选择性地封堵高渗透层,调整注水剖面,提高驱油波及体积。
在一些高含水油藏中,微生物驱油技术通过改善油水流度比,有效地提高了原油采收率,为老油田的二次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。
(三)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原理
数字化技术:数字化技术在油气田增产中扮演着重要的监测与分析角色。通过建立油藏模型,利用地质、地球物理等多学科数据,对油藏的地质结构、流体分布、渗流特性等进行数字化描述,能够直观地呈现油藏的全貌。实时监测系统则通过传感器、物联网等技术,实时采集油气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,如井口压力、温度、流量、含水率等。这些数据被实时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,进行分析和处理。
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,能够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,预测油藏动态变化,为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通过对历史生产数据和油藏参数的分析,预测油气产量的变化趋势,提前制定增产措施;根据实时监测的井口压力和流量数据,及时调整生产参数,优化生产流程,确保油气田的高效稳定生产。
智能化技术:智能化技术为油气田增产带来了更高效的生产方式。利用人工智能算法,如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等,对大量的生产数据和油藏信息进行分析和学习,能够建立精准的生产预测模型和优化模型。通过对历史生产数据和油藏参数的学习,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预测不同生产条件下的油气产量和采收率,为生产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。
在优化生产方案时,人工智能算法可以综合考虑油藏特性、设备性能、生产成本等多方面因素,自动搜索最优的生产参数组合,如注水注气速度、采油采气强度等,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。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实现设备的智能诊断和预测性维护,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,提前发现设备故障隐患,及时进行维护,降低设备故障率,提高生产效率。
四、油气田增产系统优势显著
(一)提高产量
油气田增产系统在提高产量方面成效显著。以某海上油气田为例,在应用了先进的水平井技术和智能采油技术后,单井产量实现了大幅提升。该油气田原本采用传统直井开采,产量增长缓慢且开采成本较高。
引入水平井技术后,井眼在油层中的延伸长度增加,与油层的接触面积相比直井扩大了数倍,极大地提高了油气的开采效率。配合智能采油技术,通过实时监测油井的生产数据,如压力、流量、含水率等,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,精准调整采油参数,实现了油井的高效稳定生产。
实施增产措施后,该油气田的总产量在一年内增长了 30%,有效缓解了能源供应压力。
(二)提升经济效益
增产系统通过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,显著提升了油气田开发的经济效益。随着产量的增加,油气田的销售收入大幅增长,规模效应得以显现。在成本控制方面,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发挥了关键作用。智能设备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,通过数据分析提前预测设备故障,实现预防性维护,减少了设备的维修次数和停机时间,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。
数字化管理系统优化了生产流程,减少了人力投入和资源浪费,提高了生产效率。据统计,某大型油气田在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后,生产成本降低了15%,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(三)适应复杂地质条件
面对非常规油气藏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油气资源开发难题,油气田增产系统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。在页岩气开发中,水平井技术和多段压裂技术的结合,为页岩气的高效开采提供了有效手段。页岩气储层具有低渗透率、低孔隙度的特点,传统开采方法难以奏效。
水平井技术能够在页岩层中钻出长水平段,增加井筒与页岩层的接触面积,多段压裂技术则在水平井段上进行分段压裂,形成大量的人工裂缝,改善了页岩气的渗流条件,使原本难以开采的页岩气能够顺利产出。
在深海油气田开发中,通过采用先进的钻井平台和海底开采设备,以及配套的增产技术,克服了深海高压、低温、复杂地形等恶劣环境带来的挑战,实现了深海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。
(四)环保与可持续发展
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方面,油气田增产系统积极应用环保技术,实现了开发与环保的平衡。在污水处理方面,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,对油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,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,使处理后的水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回注地层,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。
某油气田采用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工艺,将废水的 COD(化学需氧量)含量降低了 90% 以上,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。在废气处理方面,安装高效的脱硫、脱硝、除尘设备,减少了废气中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,降低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。
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绿色开采技术,如太阳能、风能在油气田生产中的应用,以及采用无土钻井、低毒性化学品使用等技术,也有效降低了油气开采对环境的影响,推动了油气田的可持续发展 。
结语
油气田增产系统在能源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它是应对全球能源需求增长、保障能源稳定供应的关键手段,对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、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该系统融合了多种先进技术,具有显著的优势。通过提高产量,为能源市场提供了更充足的供应,有效缓解了能源短缺的压力;提升经济效益,在增加收入的同时降低了成本,增强了能源企业的竞争力;强大的适应性使其能够攻克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油气开发难题,拓展了油气资源的开发范围;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举措,实现了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。